![]() |
邮件服务器登录入口 | ![]() |
今天是: |
![]() |
当前位置:首页 > 质检数聚 > 统计数据 > 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 |
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005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2007-01-06
2005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报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统计局 2006年9月12日
为了准确反映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,推动我国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提高,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合作开展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研究,经过四年的试运行已趋于成熟。现将2005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公布如下: 一、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2005年,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,我国质量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,制造业总体质量水平稳步提高,行业和区域质量发展能力继续改善。根据对制造业中通信、机械、石化、纺织、医药、食品、印刷等29个行业中25万多家企业相关数据测算结果,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78.98,实现了连续7年稳步上升。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、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增加值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出口额等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的统计相关性显著,与出口额的相关系数更是高达91.0%。质量竞争力的稳步提高,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,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。 二、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
通过对主要反映行业质量水平、整体素质和发展能力的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进行测算,数据显示: 有7个行业的质量竞争能力较强,具备一定优势和潜力,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处在较高水平(80分以上),这些行业依次为:通信设备、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3.72;通用设备制造业83.48;仪器仪表及文化、办公用机械制造业83.42;专用设备制造业82.80;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2.59;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2.03;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81.10。 数据测算结果分析,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质量竞争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明显。排在第1位的质量竞争力指数高出排在末位的质量竞争力指数11.51。技术与资本比较密集、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的现代产业的质量竞争优势比较显著,而劳动比较密集、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的质量竞争力偏低。
三、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
通过对主要反映地区质量水平、整体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地区质量竞争力指数进行测算,数据显示: 从省份来看,有11个省份的质量竞争能力较强,经济发展后劲足,地区质量竞争力指数处在较高水平(80分以上),这些省份依次为:江苏84.49、福建84.39、上海84.34、广东83.82、北京83.80,重庆83.79、天津83.76、浙江82.86、辽宁82.80、山东80.86和四川80.81。 从区域来看,东、中、西部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分别为82.87、78.01和77.00。根据四年试运行的数据测算,与2002年相比,东、中、西部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分别增加2.07、2.46和2.92,增幅分别达到2.56%、3.26%和3.94%。 可以看出,不同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发展仍然不平衡。排在第一位的江苏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指数领先西藏16.19。东部地区质量竞争优势突出,继续保持领跑地位,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.89。
附表1 2005年制造业各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情况
附表2 2005年各地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情况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